困扰农村的主要是垃圾运输成本问题。
篮球场、网球场、游步道等,都会容纳在这个大型生态公园里。七格污水厂副厂长严国奇介绍说。
箱体外单体群包括鼓风机房、深床滤池及反冲洗设备间、紫外线消毒及出水泵房、综合楼、活动中心等。该工程目前已经开工建设。半地埋式污水厂上方是个超大公园地下是处理污水的大型基坑,地上却是绿意盎然。揭开脚下的盖板,7米多深的污水将在8.8米深池子中完成一系列净化,最后回归自然。朱弘表示,未来这种地埋式的污水处理厂将是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。
可以说,在厂区范围内都是闻不到什么臭气的。之江净水厂和城北净水厂会成为杭州新的两家全地埋式净水厂,之江净水厂工程远期规模16万吨/日,城北净水厂设计规模10万吨/日,远期达到20万吨/日,完全能够应对未来杭钢新城污水量的增加压力。进一步健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,如无缝对接的责任体系、铁面无私的执法体系、绵密有力的监管体系、赏罚分明的考核体系等。
通过调整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、运输结构和优化城乡规划、空间规划、环保规划,逐步解决治本问题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涉及面广、难度大且持续时间较长,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在于地方党委和政府。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之所以威慑性强、影响面广,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紧紧盯住各级党委政府不放,牵一发而动全身,有力推动了地方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生态环保工作的开展。同时,督促政府主管部门各司其职、通力合作,监督各类重点污染源依法履行治理污染的主体责任,坚决把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和总量降下来。
只有这样,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才不会因人、因事、因时、因势等主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受到影响,党委政府和生态环境部门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、一鼓作气干到底,确保我们的工作经得起时间检验。为此,地方党委、政府要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,切实担负起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相应职责,确保蓝天保卫战的各项措施落细、落实。
二是进一步强化标本兼治的系统谋划。一是进一步夯实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。要查深查透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,全面梳理各类环境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。三是进一步完善多措并举的长效机制。
生态环境部近期约谈保定、廊坊、洛阳、安阳、濮阳、晋中等6市时指出,这些城市推进蓝天保卫战力度有所放松,部分重点任务没有完成,部分措施出现反复,部分问题出现反弹,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滞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由于当时物资的极度匮乏,每个家庭都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。如何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?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刘建国:我国垃圾处理行业发展不平衡、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,中国农村与城市差别大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湖南工商大学校长 陈晓红:目前来看,垃圾分类处理在技术上并没有障碍,关键在于政府的支持力度、公众的参与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、引导性的扶持政策如何铺开等。
公众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是特别了解。早在1957年7月12日,《北京日报》头版头条就刊载《垃圾要分类收集》一文,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垃圾分类概念。
但农业生产垃圾,比如作物秸秆、畜禽粪便、农药瓶、塑料薄膜等的处理有待改善。台湾地区的垃圾分类刚开始施行时也遇到很大阻力,比如有人可能半夜将垃圾随意扔到大街上,监管部门通过摄像头来追责,在严格的惩戒措施下,垃圾分类得以逐步推行开来。
一定的户数设置一个监督员,同时由村委会进行监督。总之,要把垃圾分类当做一个产品,不能只向城市提供,也要兼顾农村。对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企业实施动态税费征收机制,额外征收资金专项、定向补偿垃圾分类处置前端、中端环节。只有明确了不同类型垃圾的处置方式,才能反推和建立相应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,垃圾分类的整个链条才能完整和持续运行。在分类与不分类都行的情况下,环保意识高的人可能就进行垃圾分类投放,而环保意识低的人可能就不分了。中国自2000年左右在全国8个试点城市推行垃圾分类。
垃圾分类不能只强调其中某一个或几个环节,而是必须把整个体系建设起来。完善奖惩机制,建立公开透明的公共信息平台,追踪垃圾处理费的收取和使用。
原因何在?阻碍垃圾分类在我国实施的困难是什么?城市和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如何提高水准?为此,《中国科学报》邀请垃圾分类处理领域专家,从多个角度,探讨垃圾分类的现状、难点、实现方法等热点问题。虽然试点城市制定了垃圾分类投放相关规定,但由于罚则执行不到位,这种分类往往沦为自愿分类,缺乏强制性措施。
5问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在我国已经倡导多年,现状或效果如何?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刘建国:垃圾分类是经济、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,也是公众意识、习惯养成的过程。陈同斌认为,这种分类方式不太利于公众的准确理解,即使政府有关部门和媒体不断宣传、教育和引导,大部分居民可能也不具备垃圾完全分类的知识。
然而,将近20年过去了,垃圾分类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。城市应该创新垃圾收费机制,按照垃圾实际丢弃量和分类处置量实施阶梯或分段收费制度。一系列政策关怀表明,政府在全国推行垃圾分类的信心和决心。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垃圾分类的不便。
在后端分类处理时,应该设计干垃圾的分选线,将垃圾倒在分选线上进行筛选,再分类处置。现在一些区域尝试对厨余垃圾进行分类,却发现分离出的高品质厨余垃圾没有去路,重新又走回老路填埋或焚烧。
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赵由才:虽然中国农村的垃圾桶数量没有城市多,但是在废品回收网络的支持下,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效果很好,生活垃圾中可回收利用垃圾比例十分低。第四,借助市场的力量把垃圾处理企业吸纳进来,但又不要让这些企业最后走向自身利益最大化。
马军由此认为,阻碍垃圾分类实现的因素中管理挑战大于技术挑战。比如在各个垃圾投放站设置监管员,监督倒垃圾的居民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,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,监管员要实行一定的惩罚措施。
在自治道德的约束形成之后,垃圾分类就会内化为居民的生活习惯。如何提升城市垃圾分类水平?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湖南工商大学校长 陈晓红:2000年左右,中国推行城市垃圾分类,目前城市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初步形成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湖南工商大学校长 陈晓红:十年前,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过程中,在农村先搞垃圾分类试点,采取四分模式户分类、村收集、镇周转、县处理,取得了一些成果,并推广到全国,这也说明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的可行性。两网融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由才在接受《中国科学报》采访时称,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资源再生网、垃圾分类网两网融合。
实际上,19年前,我国就在8个城市开启了垃圾分类收集试点。其实这一想法很片面,中国垃圾分类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。
对标发达国家,政府、公众在垃圾分类的意识和潜力方面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,需要以新理念再次激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潜能。其次,农村是熟人社会,组织动员工作好开展。
不过王灿发也承认,从客观角度说,我国大多数居民居住在密度很高的公寓,家中面积普遍不大,无法像国外居民那样在自家院子中放置很多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。垃圾分类的传统就没有坚持下去,逐渐丧失了。